一、滾動軸承故障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即軸承開始出現故障的萌芽階段,這時溫度正常,噪聲正常,振動速度總量及頻譜正常,但尖峰能量總量及頻譜有所征兆,反映軸承故障的初始階段。這時真正的軸承故障頻率出現在超聲段大約20-60khz范圍。
第二階段,溫度正常,噪聲略增大,振動速度總量略增大,振動頻譜變化不明顯,但尖峰能量有大的增加,頻譜也更加突出。這時的軸承故障頻率出現在大約500hz-2khz范圍。
第三階段,溫度略升高,可耳聽到噪聲,振動速度總量有大的增加,且振動速度頻譜上清晰可見軸承故障頻率及其諧波和邊帶,另振動速度頻譜上噪聲地平明顯升高,尖峰能量總量相比第二階段變得更大、頻譜也更加突出。這時的軸承故障頻率出現在大約0-1khz范圍。建議于第三階段后期予以更換軸承,那么此時應該已經出現肉眼可以看到的磨損等滾動軸承故障特征。
第四階段,溫度明顯升高,噪聲強度明顯改變,振動速度總量和振動位移總量明顯增大,振動速度頻譜上軸承故障頻率開始消失,被更大的隨機的寬帶高頻噪聲地平取代;尖峰能量總量迅速增大,并可能出現一些不穩定的變化。絕不能讓軸承在故障發展的第四階段中運轉,否則將可能發生災難性破壞。
二、滾動軸承作為機械設備中的關鍵部件,其性能直接影響設備的運行效率和壽命。在以下情況下,滾動軸承需要更換:
1. 異常磨損或尺寸超差
現象:
軸承內、外圈或滾動體表面出現明顯的磨損痕跡(如劃痕、剝落)。
尺寸超出公差范圍(如直徑、游隙變化)。
影響:
振動加劇,噪聲增大。
精度下降,可能導致設備運行不穩定。
更換依據:
測量軸承游隙、尺寸,對比原始參數或行業標準(如ISO、GB)。
2. 疲勞剝落
現象:
滾動體或滾道表面出現鱗片狀剝落,通常伴隨金屬粉末。
原因:
長期交變載荷導致材料疲勞。
影響:
振動和噪聲顯著增加,可能引發連鎖故障。
更換依據:
目視檢查剝落面積,超過一定比例(如10%)需更換。
3. 塑性變形
現象:
軸承表面出現壓痕、凹坑或“布氏壓痕”。
原因:
過載、沖擊載荷或安裝不當。
影響:
軸承游隙異常,可能導致卡死。
更換依據:
觀察變形位置和程度,輕微變形可嘗試修復,嚴重變形需更換。
4. 銹蝕或腐蝕
現象:
軸承表面出現紅銹、白銹或腐蝕斑點。
原因:
潤滑不良、密封失效或環境潮濕。
影響:
潤滑性能下降,加速磨損。
更換依據:
腐蝕面積超過軸承表面積的5%~10%時需更換。
5. 裂紋或斷裂
現象:
軸承內、外圈或滾動體出現裂紋,甚至斷裂。
原因:
過載、材料缺陷或熱處理不當。
影響:
立即失效,可能引發設備損壞。
更換依據:
發現裂紋或斷裂必須立即更換。
6. 保持架損壞
現象:
保持架變形、斷裂或磨損嚴重。
原因:
潤滑不足、轉速過高或安裝不當。
影響:
滾動體分布不均,導致振動和噪聲。
更換依據:
保持架損壞需整體更換軸承。
7. 潤滑脂老化或污染
現象:
潤滑脂變黑、變硬或含金屬粉末。
原因:
潤滑脂過期、水分侵入或異物混入。
影響:
潤滑失效,加速軸承磨損。
更換依據:
定期檢查潤滑脂狀態,必要時更換軸承。
8. 運行異常
現象:
振動、噪聲、溫度異常升高。
檢測方法:
使用振動分析儀、紅外測溫儀等工具。
更換依據:
振動值超過ISO 10816標準,或溫度超過軸承材料允許范圍。
9. 達到使用壽命
依據:
根據軸承類型、載荷、轉速等參數計算的理論壽命(如L10壽命)。
建議:
即使無明顯損壞,到達設計壽命后也建議預防性更換。
更換建議
定期檢查:
每月檢查軸承運行狀態,記錄振動、溫度等參數。
專業檢測:
使用專業設備(如振動分析儀)進行故障診斷。
正確安裝:
確保軸承安裝到位,避免過緊或過松。
合理潤滑:
選用合適的潤滑脂,定期補充或更換。
總結:滾動軸承的更換需結合四個階段分別進行:目視檢查、測量數據和運行狀態綜合判斷。早期發現并更換故障軸承,可避免設備停機和更大損失。
聯系人:曹經理
手 機:18753477097
電 話:18753477097
郵 箱:info@chencancnc.com
公 司:晨燦機械
地 址:濟南市槐蔭區綠地中央廣場B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