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加工中心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中期,其發展歷程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關鍵階段:
一、起源與早期發展
20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美國開始研究數控機床技術,為CNC加工中心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195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伺服機構實驗室成功研制出第一臺數控銑床,標志著數控機床技術的誕生。
1958年:美國卡尼-特雷克公司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CNC加工中心。該中心在數控臥式鏜銑床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動換刀裝置,實現了工件一次裝夾后即可進行多種工序的集中加工,這是制造技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突破。
二、技術成熟與廣泛應用
20世紀70年代以來:CNC加工中心得到迅速發展,技術不斷成熟。出現了可換主軸箱加工中心,這種加工中心備有多個可以自動更換的裝有刀具的多軸主軸箱,能夠同時對工件進行多孔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
中國的發展:中國于1958年開始研制數控車床,成功試制出配有子管數控系統的數控車床。此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數控車床技術逐步成熟,并在工業界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模具制造行業,CNC加工中心的應用尤為普及。
三、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數控系統的發展:CNC裝置的發展經歷了從總線式模塊化結構到以單板機或專用芯片及模板組成的緊湊結構,再到在通用計算機基礎上開發的CNC裝置等階段。這些技術創新推動了CNC加工中心性能的不斷提升。
智能制造的推動:隨著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CNC加工中心在智能制造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集成智能化生產線、自動化機器人以及大數據分析等技術,CNC加工中心的生產制造能力和產品質量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市場應用與影響力:國內企業,在CNC加工中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方面逐步取得了顯著成果。晨燦機械研發生產的各類五軸數控龍門中心、復合板材鋸銑加工中心、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工業級大型3D增減材一體機等高端數控設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風力發電、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船舶制造等多個領域,助力中國制造業向高質量發展。
四、未來展望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CNC加工中心將繼續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環保的方向發展。未來,CNC加工中心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同時,隨著全球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CNC加工中心將在全球范圍內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聯系人:曹經理
手 機:18753477097
電 話:18753477097
郵 箱:info@chencancnc.com
公 司:晨燦機械
地 址:濟南市槐蔭區綠地中央廣場B座